在中国的政府运行过程中,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一直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中国共产党将其政治理念和逻辑贯穿到国家行政体系的结构与运行过程中。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中国正在成为一个现代的理性科层制国家。本文基于对中共中央与国务院关系的分析,发现一方面执政党通过“六位一体”的体系来领导行政过程,另一方面行政体系又享有“被嵌入的自主性”,在中微观的行政决策及其执行过程中,仍然享有一定的自由空间。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党政关系是一种建立在执政党主导基础上的新型党政统合体系。查看详情>>
自主产品开发平台是企业开展复杂技术产品创新的关键载体,但少有研究对后发企业究竟是如何“从无到有”构建自主产品开发平台展开深入探讨。本文置身于中国复杂技术追赶情境,通过对长城汽车氢能技术产品开发的纵向案例研究发现,后发企业可以利用基于企业内协调策略有序布局的全球生产网络驱动自主产品开发平台实现“定义→形成→递进”渐次构建,而内嵌在“全球—地方”组织安排中并历经“导入式→共创式→整合式”模式演进的产品层次技术学习是这一过程的关键。进一步而言,全球化人才引进的追赶起点选择和网络化组织关系的动态调控能够助推后发企业连续、高效开展产品层次知识学习,获得起点更高、速度更快的自主产品开发平台构建效果。据此建构的理论模型从全球生产网络视角发展了产品开发平台理论,也为处于复杂技术领域的中国后发企业利用全球创新资源构建自主产品开发平台,加快实现产品层次自立自强提供了管理启示。查看详情>>
目前,关于人口健康变迁的类型研究、人口健康变迁类型与收入不平等之间的关系研究尚不充分。本研究在提出新的人口健康变迁分类框架的基础上,分析了 1990 – 2016 年间全球 194个国家和地区在疾病压缩和疾病扩张方面的分布情况,并进一步探讨了收入不平等在这些分布中所发挥的作用。 本研究使用了全球疾病负担研究2016(Global Burden of Disease Study 2016)提供的健康数据、标准化世界收入不平等数据库(Standardized World Income Inequality Database version 8.2)提供的基尼系数数据,此外还纳入了社会人口指数、健康可及性与质量指数、人口健康变迁的主驱致因作为控制变量。查看详情>>
“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的路径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议题,既有研究分别从权力、制度和技术3个角度给予解释,但研究视角单一、理论提炼较少,目前学界缺乏总体性视角和理论化研究。本文构建了治理结构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的理论框架,以期对“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的路径作出理论解释和探索,选取2017~2018年289个城市数据,采用工具变量法验证本文理论框架。研究发现:成立行政审批局和政务服务中心进驻部门与事项的职能整合路径、运用网络技术提供在线服务的数字化运作路径、成立大数据局和政府信息公开的信息共享路径,分别构建了平台界面、数字界面和信息界面,实现基于界面的政企互动,降低了政企沟通、信息和合规成本、优化了城市营商环境。以上3种路径的验证为营商环境的优化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总体性理论框架,“放管服”改革将条块结构转型为界面结构,实现界面式互动,通过解决有限理性与投机、制度摩擦和信息不对称等问题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查看详情>>
中国人民大学胡宏伟教授编著的《学术规范和论文写作》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于2023年9月出版,并已上架京东等在线平台。该教材是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公共管理硕士(MPA)系列教材的核心课教材。该教材是一部极具操作性的论文写作实用指南,全书分上、中、下三篇,系统介绍了论文写作的基础知识与操作示例、学理阐释与实际应用,涵盖论文写作与发表(答辩)的全过程。查看详情>>
澳大利亚知名公共管理学者欧文·E.休斯的代表作品《公共管理导论(第五版)》近日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正式出版。在该书中,休斯教授考察了公共管理领域五种可能的典范,并提出:传统的公共行政模式是一种典范;新公共管理不是一种典范;治理不是一种典范,尽管它有很多明确的变体,如数字治理或网络治理;公共管理可能是一种典范,但可以被看作是一个更具包容性的术语,其中可以有变体;公共价值可能是一种典范。 本文简要介绍了跟上述典范相关的几个核心专业术语,即公共行政、公共管理、新公共管理、公共政策、治理、公共价值。对于想要初步了解公共管理世界的读者而言,这些术语非常关键。正如该书主译人张成福教授在译者前言中所说,作为一种实践活动,公共管理的模式并没有统一的标准;作为一种理论探索,公共管理乃是科际整合的研究领域,从不同的视角和途径出发,对公共管理的具体含义会有不同的理解。查看详情>>